市民在肇慶市新華書店四閱店看書。西江日報記者 梁小明 攝
西江日報記者 陳明紅 通訊員 張惟
肇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導全民閱讀,不斷滿足全市人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4月23日是第27個世界讀書日。記者走訪文化單位發現,肇慶文化供給日益豐富,積極推進全民閱讀深入開展,使閱讀在肇慶蔚然成風。文學類、黨史類書刊廣受市民歡迎;電子閱讀、聽書閱讀等多元化方式為市民閱讀提供更多選擇。
優化供給創新服務帶動全民閱讀
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城市,既是肇慶建設文化強市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市民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舉措。市圖書館肩負推廣全民閱讀使命,近年來不斷改進閱讀空間,開展豐富活動,創新服務模式,著力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記者從市圖書館提供的閱讀數據看到,該館自成立至今,圖書借閱量為4392792冊次,電子文獻閱讀量為260萬次;去年全年圖書借閱量為302642冊次。
“我們通過總分館體系建設,首推‘1+N+N’的活動品牌滲透模式,指導各縣(市、區)公共圖書館實現全域協同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
市圖書館著力建設一批館外新型閱讀空間,延伸公共文化服務觸角,打造本土閱讀特色品牌,以帶動全域閱讀。截至目前,累計建設“粵書吧”8個、“硯都書房”22個、“黨建書吧”6個、“硯童書吧”5個。
市圖書館還探索空間再造,增加閱覽座席100個、藏書容量2萬冊,打造全市首個“掃黃打非·護苗”閱讀體驗空間,信息互聯開通全省域“粵讀通”及粵省事特色閱讀服務,啟動手機借閱系統等。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市圖書館采取多種措施,提供更惠民的服務,以更好地滿足市民群眾的閱讀需求。
故事大賽、閱讀分享會、親子手工……去年,該館還積極引導市民閱讀,統籌組織全市開展各類閱讀推廣活動1836場次,參與活動達174萬人次。
此外,該館去年還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該館緊扣重要時間節點,將全民閱讀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度融合,舉辦各類閱讀推廣409場次,讀者參與活動329881人次。
黨史類書籍成大熱 文學類書籍暢銷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記者走訪發現,無論是市圖書館還是各大書店,都在入門處顯眼位置設置了黨史類書刊專區?!饵h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學習輔導百問》《習近平在浙江》《“四說”新時代打卡新思想》等書刊整齊擺放,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相關書籍種類豐富,濃郁的黨史學習教育氛圍撲面而來,吸引不少讀者駐足翻閱、購買。
肇慶人最愛看什么書?市圖書館介紹,成人借閱榜前三甲為《笑傲江湖》《鹿鼎記》《天龍八部》,少兒則為《植物大戰僵尸2武器秘密之妙語連珠成語漫畫》《小寶貝全腦開發·2-3歲》《稻子在長大》。
“去年排在借閱量前列的分別為文學類、文科教體類、藝術類,文學類圖書一直都是廣大讀者的最愛,約占年度圖書借閱量的55%。”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肇慶新華書店四閱店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數據來看,該店各類圖書銷售增長勢頭較猛,與去年同比增長約44%。店長黃清儀介紹,銷售的各類圖書中以文化教育類占大頭,其次為少兒讀物類、文學類。銷售表中,最受歡迎的圖書分別為《歷史是一群喵》《斗羅大陸》《平凡的世界》。從銷售情況來看,國學類圖書較受中老年人歡迎,漫畫類比較受青年讀者青睞,文學類圖書則受各群體喜愛。
閱讀方式多元化 電子閱讀受青睞
除了紙質書本的閱讀,記者發現,市民的讀書方式變得更多元,電腦、手機閱讀、聽書等方式受到市民的青睞。
市民蘇小姐去年通過“微信讀書”讀了17本書,目前正在看的是《奧斯維辛:一部歷史》。“微信讀書平臺更新速度快、種類全,而且用手機看也很方便,工作之中的碎片時間可以利用起來,隨時隨地閱讀。”在她看來,閱讀就是一種放松身心的方式。
像蘇小姐這樣,喜歡電子閱讀的人不在少數。在忙碌的工作外,利用手機、電腦、IPAD、電子閱讀器等為自己充電,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市民陳小姐則熱衷于使用喜馬拉雅APP聽書。“由于上下班通勤時間比較長,經常在開車,所以用有聲閱讀聽書。”她喜歡聽財經類和文學類,一方面增長理財知識,一方面放松心情。
各多元化閱讀方式競相登場,市民的新需求也被市圖書館看到。該館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館也積極推動全民閱讀工作與新媒體技術緊密結合,不斷優化數字閱讀內容供給。市圖書館目前擁有有聲聽書資源50000小時、電子圖書60萬冊、維普中文期刊數據14TB,黨建專題庫等數字資源總量達50.6TB。市圖書館還實現了手機借閱服務以及粵省事辦證、續借服務,社??ㄒ豢ㄍ☉梅?,人臉識別認證等服務,進一步拓展讀者服務方式,為讀者帶來更便捷、更廣泛的閱讀體驗,讓市民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使用數字資源。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