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5日起,高要區將關閉8個渡口。圖為將關閉的其中一個渡口麗晶渡口。 西江日報記者 夏紫怡 攝
西江日報記者 夏紫怡 通訊員 劉潛
“突突突……”晚春余暉之下,隨著發動機轟鳴,一艘渡船從高要區南岸麗晶碼頭出發,乘風踏浪,橫渡西江,朝著端州天寧南碼頭緩緩前行……然而,這一情景將在5月15日退出大眾視線。
昨日,記者從高要區交通運輸局了解到,南岸麗晶渡口、金利鎮渡口、大灣鎮客運渡口、大灣鎮高熊渡口、蓮塘鎮葫蘆咀渡口、祿步鎮翠布渡口、前沙渡口、賣葉渡口共8個渡口,自5月15日起全部停止使用。
通知發出后,在高要和端州兩岸街坊中引起熱切關注。昔日的渡口見證了一江兩岸的發展變遷,現如今將成為兩地街坊心中永恒的記憶。
出行多元化致客流銳減
高要水網密布,水道交錯,渡船曾經是高要街坊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據統計,高要轄區原經政府批準設置的渡口共有17個,撤銷8個渡口后,高要區還剩余9個渡口,分別為:祿步鎮鎮南渡口、沙角渡口、深塘渡口、禾和坑渡口、前進渡口,小湘鎮楊梅渡口、金渡鎮硯坑渡口、文殊渡口、紫云谷旅游專用渡口。
據高要區交通運輸局介紹,近年隨著西江公路橋和肇慶大橋擴建、閱江大橋建成通車、以及部分渡口周邊已實現多條公交線路覆蓋和兩岸橋梁貫通等,我市交通路網在不斷發展和日趨完善的同時,市民的出行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渡船已不再是唯一的出行方式。因此該區部分渡口出現客流量銳減、社會效益下降等情況。
以南岸麗晶渡口為例,過去來往搭渡船的乘客每天最多約有兩千人,節假日高峰有約五千人,但現時選擇渡船出行的乘客每天不足20人。久而久之,緩解交通出行壓力的渡口功能已漸漸消失。
“麗晶渡口原有8艘渡船,部分渡船因客少虧損已停航,現在只有5艘渡船渡運。”高要區交通運輸局港航管理股股長李健偉介紹。
船主乘客感嘆與不舍
說起即將關停的南岸麗晶渡口,乘客和船主都充滿著不舍。陳姐和先生經營著粵肇慶渡016號渡船,至今已20多年。在船上,陳姐負責收費和靠岸時拴纜樁,先生則負責駕駛,兩人一前一后,夫唱婦隨,相互配合。
“上世紀90年代末期是渡船生意最興隆的時候,那時一河兩岸的群眾出行大多選擇搭渡船,票價是1元一人。有做小買賣的,也有趕去上班的,也有一家幾口到端州游玩的,每趟船上都是熱熱鬧鬧。”
在陳姐的記憶里,遇上出行高峰,一趟可以載客80人,每15分鐘開出一班次。“到了2017年閱江大橋通車后,客流量開始快速減少,大家出行的方式也不再僅僅依靠渡船了。”
對于渡口停航,陳姐戀戀不舍,在船靠岸休息的間歇,她坐在駕駛艙里,望向廣闊的江面說:“和先生開了一輩子船,停航之后,我們打算把船轉賣,提前退休了。”
而在記者走訪中,不少乘客都紛紛表示不舍。何姨在端州區二馬路市場做干貨生意,經常搭渡船往返端州和高要送貨,“我年紀大了,不會開車送貨,而渡船送貨的成本低廉,停航后確實有些不便。”如今,何姨已經計劃著另尋送貨渠道。
坐在何姨一旁的周小姐得知渡口即將關停,專門帶著孩子前來“回味一番”。她告訴記者,渡船承載了童年的美好回憶,春節時,父母偶爾會帶她搭渡船去端州買年貨,如今,想趁著停航前讓孩子也體驗一番。
“渡改橋”群眾出行不會難
從安全管理角度而言,撤銷渡口也有另一層原因。目前,西江日均船舶流量約800-1000艘,航道比較繁忙,同時航道不斷升級,江面往來的商貨船噸位、航速都在不斷攀升,對來往兩岸橫渡西江的船舶噸位和功率提出新的要求。
李健偉指出,上述渡口的渡船均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其抗風、防撞、船舶穩性等設計技術標準偏低,設施設備相對落后陳舊,難以適應目前江面情況,存在一定的渡運安全隱患。“從安全管理角度來看,撤銷渡口將有效降低安全隱患和提升西江通航環境,還可依靠國家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支持,通過國家政策來進一步優化交通資源配置,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
渡口撤銷后,部分群眾的出行問題如何解決呢?記者了解到,目前高要區上述8個渡口均具備“渡改橋”的條件,且已開通多條公交線路,途經西江大橋、閱江大橋、金馬大橋,貫通該區蓮塘、大灣、南岸至端州城區,以及金利至佛山三水區。
如蓮塘鎮葫蘆咀渡口,有22路、303線公交車途經西江大橋,17路公交車途經閱江大橋,每隔15至20分鐘一班;大灣鎮客運渡口、高熊渡口有810線公交車,途經西江大橋,每隔20至30分鐘一班;南岸街道麗晶渡口則有27路公交車,途經閱江大橋,8路、8路快線、303線、308線、312線、315線等途經西江大橋,每隔10至30分鐘一班等,基本能滿足當地群眾的出行需求。
接下來,高要區交通運輸局將圍繞《肇慶市渡口渡船安全管理整改工作方案》的有關要求,優化交通資源配置,爭取省、市資金支持,進一步做好“渡改橋”的工作,并繼續做好剩余渡口和渡運安全管理指導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