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記者 潘粵華
疫情影響下,實體書店的經營越發艱難。記者走訪城區部分書店后發現,今年以來實體書店的人流量進一步減少,有書店已關閉門店。經營遭到沖擊,書店紛紛求變,探索未來發展新途徑。
今年年初,位于端州區伴月路的肇慶樊登書店關閉了門店。這家書店在2019年11月開業,打造為讀者提供讀書、主題沙龍、課程、桌游、飲品、文創等服務的綜合性空間。
在本地讀者群中口碑較佳的肇慶知本書店,也在2021年11月正式關閉。該書店是肇慶第一家文藝范概念書店,曾以獨特的裝修風格、咖啡點綴的閱讀空間、小型主題沙龍等在年輕讀者群中受到追捧。
而仍在堅持的實體書店依然面臨著眾多挑戰。“客流下降明顯。因疫情反復,書店的線下活動也減少了。”廣州購書中心肇慶店店長詹武霖告訴記者,書店零售、批量團購業務受到較大影響。
“人流量仍未恢復到疫情前。”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肇慶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源斌告訴記者,新華書店公司四閱書店以往經常舉辦活動,吸引了不少人流,但現在線下只能舉辦小規?;顒?,人流明顯減少。
疫情進一步放大了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境,倒逼實體書店更積極求變,加快調整經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購書智能化、營銷社群化、體驗多元化,探索一條內容與服務并重、線上與線下融合的經營之路。
“四閱書店不斷豐富產品線,推出新項目,在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的同時,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李源斌舉例說,今年4月書店推出了咖啡、健康飲品項目,增加文創產品、肇慶手禮、水陸造景產品、生活用品等銷售種類,其中文創類產品銷售增幅明顯。他說:“我們比以往更主動出擊,積極參與各類文化項目招投標工作,推廣閱讀空間打造服務項目,還擴大店內的閱讀區域,引進自助借還書系統,與市圖書館聯動,在增加人流的同時助力建設‘書香肇慶’。”
廣購肇慶店也在多渠道布局,通過滿足消費新需求來拓寬書店營收空間。該店加強與學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合作,提供文化類活動策劃服務;今年年初在店里開辟會員空間,為讀者閱讀、舉辦小型會議、團建、主題沙龍等提供場所和設備;推出健康飲品項目;繼續加強與各出版社合作,推出更多折扣好書;重啟直播帶貨,根據不同主題推薦相應的圖書和產品服務。“這個周六我們將舉辦今年第一場直播。我們還加強與商場聯動,‘五一’假期里推出優惠項目。”詹武霖希望,這些舉措能幫助恢復市場消費信心,增加書店客流和營業額,并帶動全民閱讀,展示肇慶文明形象。
李源斌建議,政府部門可以書店為載體開展更多文化類活動,待疫情防控形勢允許后,可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組織開展系統性的書香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在營造全民閱讀氛圍的同時培育圖書消費市場。“政府部門可以引導、鼓勵企事業單位‘走出去’,與書店合作舉辦讀書會、主題講座等,參照‘臺山模式’建設新型閱讀空間,政企合作共建鄉鎮圖書館,將閱讀文化進一步下沉至基層,激發公共文化服務的活力與效能。”他還希望,政府在推進“書香肇慶”建設時,能出臺更細致、能有效落地的扶持政策,打造更多類似“南國書香節”等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活動品牌,幫助實體書店在后疫情時代“突圍”,共同守護城市文化“燈塔”。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