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記者 黃有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自2021年5月4日“局長信箱”開通以來,肇慶公安廣泛收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意見建議,聚焦群眾關切的問題和自身的操心事、煩心事,層層跟進,專人專班督辦反饋,用最大的力度、最實的舉措,及時為群眾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地見效,黨史學習教育持續走深走實,推動平安肇慶法治肇慶建設邁上更高水平。
回應群眾呼聲
解決燃眉之急
今年3月,家住懷集縣懷城街道的廖先生來信反映,金龍肉菜市場西面路口附近的非機動車道路段,經常有機動車違規通行甚至亂停亂放的現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希望交警部門增加管控措施。懷集縣公安局立即指派交警部門與縣城管部門溝通聯系,經現場分析研究,當日便確定在有關路段增設非機動車車道標志及阻止汽車駛入的隔離警示樁。經交警部門統計,增設相關標志和警示樁1個多月來,該路段的交通安全狀況得到極大改觀,不僅實現了零事故,也杜絕了少數群眾“買菜車”違規在此亂停亂放的現象。
2021年6月,封開的吳先生給“局長信箱”來信反映,南豐鎮某小區燃氣房離居民樓不足十米,經常聞到燃氣味,向物業、開發商等反映,均沒得到解決,存在安全隱患。“局長信箱”工作專班立即轉辦核查,最終責令該小區燃氣管理部門在七日內對存在問題整改完畢。“我對處理結果十分滿意。肇慶公安‘局長信箱’辦事效率非常高,真正地為民辦實事,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吳先生在專班民警回訪時稱贊感謝道。肇慶公安借助“局長信箱”,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事例還有許多。肇慶公安“局長信箱”及專班民警及時回應群眾的呼聲,解決了困擾周邊群眾的痛點焦點難題和燃眉之急,得到了包括吳先生在內的廣大群眾肯定。
問需于民
搭建民生訴求“快車道”
開門納諫、集聚智慧,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肇慶公安“局長信箱”工作,從一開始就被列為“一把手工程”,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董信奇多次召開黨委會研究推動,從定位、目標、流程設置、運作機制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一把手主抓、專班化運作。同時,肇慶公安組織成立一支7×24小時運作的工作專班和縣(市、區)局一級相應專班,建立聯絡員制度;統籌制定《肇慶市公安機關廳(局)長信箱管理工作指引》,明確職責分工、定性分級、處置標準和反饋時限,建立接訴即辦、信件辦理成效回訪、督辦通報、責任追究和獎懲等機制,打造信件處置反饋高效閉環。
通過在互聯網和“平安肇慶”微信、微博平臺、市公安局信訪窗口開設“局長信箱”,肇慶市公安局廣泛收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意見建議和訴求,搭建一條速辦速結的民生訴求“快車道”,和一條“鍵對鍵”聯系群眾的溝通渠道,并形成一個快捷處理、答復問題的工作機制及督辦跟蹤落實機制,確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用心用情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肇慶公安對于“局長信箱”的每一條留言都及時跟進辦理、答復,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把聽民意、紓民困、解民憂落到平時、做在經常,不斷踐行為民情懷,密切新時代警民關系,持續提升公安機關群眾工作的公信力和親和力,扎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一年來,肇慶公安“局長信箱”累計接收群眾來信412件,回復率和辦結率均為100%,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83個,收到群眾感謝信5件。
下一步,肇慶公安將繼續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光榮使命,把工作做得更扎實、更深入、更細致,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廣泛收集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意見建議,繼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創建更高水平的平安肇慶、法治肇慶、幸福肇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