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訊(記者 林琳)最近,羅氏沼蝦迎來了夏建秋收的大好季節。11月30日下午,在高要區白土鎮羅有村偉銘“稻蝦共作”生態農業示范基地現場,蝦農正穿著隔水褲在稻田內收網,豐收的喜悅掛在臉上。
捕撈出水的稻蝦肥美生猛,稻蝦養殖模式下的羅氏沼蝦色澤通透,宛如一顆顆青藍色的寶石。據了解,這樣“稻蝦共作”的種養模式,能為土地提供充足肥力。讓種出來的稻谷無化肥、無農藥,實現兩者共生共養。而且,一年兩季稻,兩季蝦,整體收益比單鐘水稻高兩倍。每畝產蝦約300斤,出產的有機水稻顆粒飽滿,畝產達800斤。
據羅有村駐鎮幫扶工作隊隊長黃慧文介紹,白土鎮羅有村偉銘“稻蝦共作”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采用“黨支部+合作社+科技”模式,通過羅有村黨支部引領,整合撂荒地,利用佛山市鄉村振興幫扶資金對農田進行水利、硬件提升并整體法包給有實力的合作社進行日常運營,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科技特派員團隊負責項目設計及技術支持。今年以來,推動該村集約流轉200多畝荒地,為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并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高要區偉銘養殖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陳偉杰則告訴記者,試驗田收益較好的話,我們合作社將會繼續擴大經營范圍,把二期185畝的土地按照新模式進行種養,帶動更多的農戶參與進來,帶動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