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新區保持產業招商工作快節奏,一批批項目加快落地、籌建、動工。 西江日報記者 梁小明 攝
西江日報記者 陳潔
“日夜兼程,日行千里,不是在路上就是在企業里!”市領導用這句話評價肇慶新區的招商團隊。近日,肇慶新區通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保持產業招商工作的快節奏,一邊和客商“云上見”,一邊高效做好保障工作,搶時間、提效率、求實效,取得了產業鏈招商的顯著成效。
聚焦重點
錨定產業鏈精準招商
進入年底,肇慶新區的項目用地招拍掛工作也在搶進度——從11月中旬至今,已有4個項目完成土地出讓或掛網,預計12月再有6個項目進入土地招拍掛程序。這從側面反映出肇慶新區今年招商引資工作的良好態勢。
肇慶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產業集群的帶動、對招商工作的精準研判和刻不容緩搶抓機遇的奮斗姿態。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市“一盤棋”的工作部署,今年肇慶新區進一步加強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分析和調研,判斷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梯級增長,在小鵬汽車等整車廠的帶動下,全國各地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廠商正南下布局華南市場。
沿著產業鏈,招商團隊從上下游結構、供需關系、地理分布等維度梳理企業清單,確定了能夠和肇慶新區共贏的細分領域,明確了目標企業清單,逐一主動登門拜訪。
為確保招商成效,肇慶新區除了“云招商”,還堅持小分隊點對點與集中推介相結合,精準化、高密度開展各類招商活動。
目前,肇慶新區已順利引進新能源汽車內外飾件、中控液晶儀表板、智能人機交互設備、座艙內電子系統和底盤系統集成等鏈條企業,基本涵蓋整車框架鏈條。
在鋰電池產業鏈方面,肇慶新區通過研究梳理鋰電池生產設備及結構件產業鏈圖譜,特別在鋰電池生產設備、正極材料等領域,共梳理13個重點環節、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招商引資目標。
肇慶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肇慶新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體系逐步形成,共引進汽車和鋰電池上下游產業鏈優質企業22家;電子信息產業聚焦光電顯示模組、線路板等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引進喜珍電路、四海光電、德星微電、晶鴻電子等高新技術企業38家。
記者了解到,成功與肇慶新區牽手的企業中,不少已落地,包括常熟汽飾、長春派格、襄陽光瑞等,這些企業均屬智能座艙的產業鏈企業,項目質量好,落地效率高。在肇慶新區的密切配合下,項目正緊鑼密鼓籌建,有條不紊推進,確保近期正式動工。
主動服務
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
為讓企業不僅引得進,還要留得住、發展好,在獲取項目投資線索后,肇慶新區主要領導主動聯系和上門拜訪企業,以誠待企,吸引優質企業前來考察投資。招商團隊在每一個招商項目首次會面后,均建立項目對接微信群,建立清單對接機制,對企業提出的訴求清單力爭在1天內給予答復,為企業從在談到供地提供全程跟蹤服務。
“肇慶新區的領導干部很實干、很高效。”襄陽光瑞集團董事長李光瑞如此評價。該企業是小鵬汽車核心供應商,落戶肇慶新區的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只用了短短19天,并在簽約后2個月內完成供地,項目已于10月20日動工,實現當年簽約、拍地、開工建設。他計劃攜手“親友圈”企業在肇慶新區繼續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零部件及客車車架及底盤項目。
肇慶新區招商負責人表示,將針對項目建設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跟蹤服務,并持續細化相關措施,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今年以來,肇慶新區、鼎湖區圍繞主導產業,共引進產業項目38個,計劃總投資約90億元,均為延鏈、補鏈、強鏈項目。該批項目達產后年產值約117億元,年稅收約5.6億元。
據悉,為強化要素保障,肇慶新區在臨港產業園片區規劃3000畝左右的地塊,用于承接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在擁有汽車壓鑄件和輕量化材料工業基礎的永安工業園,擬新引進一批車身一體化壓鑄及新材料項目。落地的產業鏈企業均可享受優先供地待遇。